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丨《国际中文教育十三讲》面世(下)

汉语中心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4-02-02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近日,赵金铭教授所著《国际中文教育十三讲》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既是一部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的著作,也是一部国际中文教育的研究生教材,可供本专业硕、博研究生及相关从业人员参考选用。

李泉教授为本书倾情作序,我们分作上、下两期推送,以飨读者。

【往期可戳☞新书 丨《国际中文教育十三讲》面世(上)


“十三讲”系由所选十三篇论文,经过合理的次序安排和必要的技术处理编辑而成,各“讲”之间总体上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方便读者对学科问题的系统性认知,可谓由单篇论文的巧妙集成,到系统化学术思想呈现的“华丽转身”,虽属“巧合”,宛若“天成”。读单篇论文,当然会有收获,但那是散珠之光,读集成后的“十三讲”,则有散珠成串,光艳夺目之效,从中可了解到作者在国际中文教育基本问题、关键问题和方向性问题上,系统化的学术思想,获得感会大大提升。

第一讲是对汉语二语教学的历史回顾,读者不仅可以对70年来学科发展的来龙去脉、研究领域和研究现状,有一个系统而精准的把握,而且读后“一下子”就切入到学科中来,乃至成为“学科中人”。这就为阅读后面各“讲”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认知背景。第二讲开宗明义:“国际汉语教育的本旨是汉语教学”,这既是学科的一个原点性问题,也是对近年来一些业界人士和社会舆论对这一学科的主旨有所迷茫,对这一学科的属性有所偏识之正本清源。学科名称可改,教学形态可变,但学科本旨不能变,使命不能改。明确了学科的使命,接下来应是如何完成使命,于是,第三讲便论述“语文分开”教学模式。这是70年来,首次为汉语二语教学独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正名。事实上,这不仅是为“语文分开”这一初级汉语教学模式“恢复名誉”的问题,本质上,是重视还是忽视汉语汉字特点的问题,是关乎国际中文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问题,乃至关乎本学科是否道路自信的问题。明确了有效的教学模式,接下来便是如何实施的问题,也即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问题,于是,也就有了对汉语教学“本位”问题的阐释,对音节、汉字、词汇教学的研究,对语法、文化教学的论述,这便是第四至第九讲的内容:“汉语二语教学基本单位”“音节与汉字、词汇的配置和选择”“词中字义的析出与教学”“动结式二字词组及其教学”“汉语二语教学语法:格局+碎片化”“国际汉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思考”。这些“讲”所涉及的问题,无论在何时何种语境下,也无论以何种方式教学,都是汉语二语教学不可逾越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与教学实施,是汉语二语教学的核心知识与核心技术,研究这些问题永不过时。上述各“讲”,就是赵先生在“不逾矩”年代与时俱进的新思考。比如,所提出的“格局+碎片化”的语法教学理念和实施路径,即可谓汉语二语语法教学的新方略。该方略的基本要义是:对初学者应该先介绍一个汉语语法的基本框架,称作语法格局。支撑语法格局的是,自然语言中大量碎片化的语法事实。语法格局是“静”,碎片化语法是“动”。静者定其位,动者充其实,构成汉语二语通用教材的基本框架。这是语法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重大革新,已引起业界高度重视。接下来的第十讲,是在广泛的视野下对整个二语教学法进行的理论思考,并提出“语言教学法必附丽于特定的语言,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学法”这一重要论断,其相关论述为创建具有汉语特点的教学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其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和学术水平,可与国际二语教学的经典文献相比美,而绝无逊色

最后三讲,则由微观性的核心问题转向对影响全局的宏观性问题的讨论,包括具有指导性的“国际汉语教育的‘国际化’‘本土化’”,具有引导性的“语言类型视角的区域汉语教学”,具有前瞻性的“国际中文教育资源体系构建”。整个“十三讲”,由宏观性的纵横70年学科发展历程讲起,到微观性的学科内涵问题的再研究和新思考,再到宏观问题的引领与展望,史论结合,巨细兼容,很好地呈现了赵先生国际中文教育的学术思想。

“十三讲”编得巧,效果佳,固然好。然而,更为重要的还是内容好。好在“守正”,即守住汉语及其作为二语教学的特点,守住汉语教学的历史传统、宝贵经验和学术积淀。可贵的更在于,能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即不拘泥既有的经验和成见,而是放眼世界二语教学的新发展、新理念、新方法,来关照和讨论汉语二语教学;不拘泥现代汉语现象,而是在古今汉语对照下,在语言类型学视野下,来看汉语和汉语二语教学。因而,能够提出新见新解新说新论。就赵先生而言,创新的动因还在于,在“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年代,所具有的“心灵修养上”的造诣,所“天然”具有的学术睿智力、洞察力和判断力。

守正创新,体现在各“讲”之中。比如,第二讲中所提出的“国际汉语教育的深刻内涵在于语言文化不可分”,便是一个新表述、新认识。这一论断表明,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来源于语言之外的,是与语言教学相伴相随的,不是“贴”上去的,是润物无声的。正因此,赵先生指出了目前国际汉语教育中文化教学的一些不当理念和做法,“有些急功近利,讲述过于直白,多少带有为介绍中华文化而讲文化的倾向,甚至于将文化的介绍作为汉语教学的主体”。他认为“文化的教学与学习,本来就是语言教学学科内涵中所必备的。这完全是因为语言文化的一体性而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语言与学语言必定伴随着文化。”进而提出“应该将汉语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文化介绍的途径与方略的研究同时论证”的新观点、新方向、新课题。

中国作为汉语的母语国,有责任和义务,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更多可供借鉴乃至应用的“中国经验”“中国理论”“中国方案”。这是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应有的使命与担当,目前这样的“经验、理论和方案”还不够多。业界不少同人把精力用在“紧跟国际二语教学前沿”上,这不为错,但很难从中提出“中国方案”。语言不同、文字不同,语言跟文字的关系不同,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不应把基于拼音文字和相关语言的二语教学理论和方法,当作适合汉语汉字二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至少不能完全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赵先生顺应汉语汉字特点来探究汉语二语教学规律的“十三讲”,所体现出的学术思想,特别是其中的新解新见、新说新论,便堪称国际中文教育的“中国方案”。比如,第十讲中,在提出“语言教学法的创建依托于语言的特定性”这一理论主张的基础上,结合汉语的教学内容,提炼并阐释了附丽于汉语的教学法,赵先生谦逊地称之为“口诀”:

(一)“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即初级汉语教学走“先语后文”之路;(二)“妈麻马骂,汤糖躺烫”,即语音教学必唱四声,掌握汉语的声调;(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即字、词、句贯通,首先进行整词教学,掌握一定数量词语后,再析出字义,系连词汇,融入句中;(四)“整体识字,先认后写”,即先学会简单的口语,而不急于见汉字,更不急于将汉字打散,接触汉字亦应整体识读,先描再写;(五)“结构组块,词组本位,精讲多练”,即语法教学从复合词的构成,到词组,再到句子,均体现出陈述、修饰、支配、补充等汉语结构关系。

赵先生总结和阐释的初级汉语教学法,充分契合汉语汉字的特点,体现了汉语二语教学应有的规律。这样的“中国方案”,不仅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广泛的应用价值,也是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和方法可以自信的有力例证。

这本《国际中文教育十三讲》,是业界资深专家赵金铭先生,70岁以后,“合于规范”的守正之言,“从心所欲”的创新之说。从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看,所讲的这些“讲”,或者是影响学科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关键性问题,或者是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不可逾越的真问题。书中,老问题讲出新见解、新思路,新课题讲出新方向、新方略。这样的人,这样的书,实属稀缺。在此,作为赵先生的学生,我必须向已然“80后”的老师,表示衷心的祝福和由衷的敬意。

作为余言,我不能不说几句我与赵先生,说几句这篇序的荣幸与纠结。自从1999年,师从赵先生读博后,学业上、工作上、生活上,样样得到先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20多年岁月里,赵先生与我不仅是师生关系,亦是忘年友,先生对我的提携,那真是不遗余力。2019年5月,《语言战略研究》约请赵先生撰写《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七十年》,编辑部慧眼,赵先生是不二人选。然而,先生却力荐我来写,我虽然远远不是合适人选,但编辑部不好驳赵先生面子,也就同意由我来凑数。此次,先生嘱我为“十三讲”写序,无疑是又一次提携我。可学生为老师写序,实在不合学术伦理,这让我很是纠结了一阵子。纠结中,我想起了先生常说的一句话“我们是亦师亦友”。于是,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即刻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稍能心安的说辞:以“忘年友”的身份来完成这一难违的师命,而且这个身份也可以“不必”再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而纠结。

2022年金秋十月

人民大学人文楼工作


图书信息

《国际中文教育十三讲》

赵金铭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本书内容涉及学科研究多个领域,诸如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学科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语言要素教学以及区域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等各个分支。

全书共十三讲,由对汉语作为第二语教学的历史回顾开篇,到对学科本旨的阐述;从宏观角度探讨学科发展的来龙去脉,到阐明学科的科学体系与学科的根本宗旨。在教学与研究方面,从“语文分开”教学模式的论证,到汉语教学“本位”问题的阐释,再到对汉语本体音节、词汇和语法教学的研究,以及对文化教学的认识,从微观层面论述了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诸多核心问题。书中还从更加广阔的角度论述了汉语教学的国际化、本土化,并从语言类型的视角探讨了区域汉语教学。最后,以阐释国际中文教育资源体系的特色与构建作结,具有指引性、前瞻性。全书关注纵横70年的学科发展历程,注重阐释学科的内涵发展,关注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思路,史论结合,体现了赵金铭教授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学术思考。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作者简介

赵金铭,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中文教育专家。主要从事近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和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首位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秘书长、《世界汉语教学》杂志主编等职。

出版《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与对外汉语研究文录》《赵金铭国际汉语教育论文集》等专著,在《中国语文》《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为国内外许多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教材或重要参考书。与齐沪扬等共同担任总主编的“商务馆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系列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50多年来第一套系统的本科教育系列教材,奠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基础。担任总主编的“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第一辑22本、第二辑24本)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推动了海内外的学术交流和汉语国际传播。2021年获教育部“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励。


相关图书信息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修订本)》

赵金铭  主编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为应用语言学精品教材,于2004年推出后,每年重印,已成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者和教师的常备参考书。15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不断发展,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此次修订,本着精简、增新的原则,兼顾学术性与普及性,更加适用和实用。

延伸阅读


往期回顾

《文字的历史:从表意文字到多媒体》—— 书写使讲话可见

《印加结绳符号》(文字与文明译丛)丨 帮助读者解读神秘的结绳符号

道在字中,理在字中 丨《古汉语大字典》面世

《文字系统:语言学的方法》(文字与文明译丛)丨 全景式讨论世界上所有现存的和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字系统

会议通知 | “为中国未来而读——2023阅读行动研讨会”报名开启

崔希亮丨怎样学习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增订本)》面世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视频号开通啦!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精彩视频!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书 丨《国际中文教育十三讲》面世(下)

汉语中心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